icon
!
×
i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
切换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运用等领域方向,开展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计算机的历史作用可以概括为: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了一类新产业--信息产业,创立了一门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生了一种新思维--计算思维,形成了一种新文化--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的划时代作用是作为主要驱动力把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并进一步推向智能化时代。计算机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新资源,增添了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手段,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引起了人类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用巨大,影响深远。早在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人们就在不断探索计算与计算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实现方法。20世纪4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理论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也随之发展起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逐渐被学术界认可。几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组成计算机及其他计算设备的器件从电子管发展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结构从单一处理装置发展成多处理机系统、并行分布式系统及网络系统,编程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成高级语言,软件生产方式从手工技艺型程序设计发展到工程化的软件生产,系统接口从低速单一功能发展到多样化的人机接口,人工智能从简单符号推理、专家系统发展到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计算机应用从单纯处理数据发展到处理事务、多模态信息和知识,从科学计算拓展到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和现代生活各个方面,理论研究也从对单纯的计算模型的研究深入并拓展到对计算机系统理论、软件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入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更加活跃,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推动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并促进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航空航天、地学、遥感、交通、医学、制药、经济、金融、管理等诸多学科和行业领域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开拓人类的认知空间提供更强大的手段与条件,并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多详情

展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
切换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运用等领域方向,开展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计算机的历史作用可以概括为: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了一类新产业--信息产业,创立了一门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生了一种新思维--计算思维,形成了一种新文化--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的划时代作用是作为主要驱动力把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并进一步推向智能化时代。计算机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新资源,增添了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手段,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引起了人类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用巨大,影响深远。早在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人们就在不断探索计算与计算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实现方法。20世纪4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理论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也随之发展起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逐渐被学术界认可。几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组成计算机及其他计算设备的器件从电子管发展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结构从单一处理装置发展成多处理机系统、并行分布式系统及网络系统,编程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成高级语言,软件生产方式从手工技艺型程序设计发展到工程化的软件生产,系统接口从低速单一功能发展到多样化的人机接口,人工智能从简单符号推理、专家系统发展到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计算机应用从单纯处理数据发展到处理事务、多模态信息和知识,从科学计算拓展到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和现代生活各个方面,理论研究也从对单纯的计算模型的研究深入并拓展到对计算机系统理论、软件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入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更加活跃,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推动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并促进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航空航天、地学、遥感、交通、医学、制药、经济、金融、管理等诸多学科和行业领域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开拓人类的认知空间提供更强大的手段与条件,并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多详情

展开
搜索
icon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icon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icon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浙江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4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上海市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5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江苏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黑龙江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8
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湖北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Xidian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陕西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0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安徽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12
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四川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3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上海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14
西北工业大学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陕西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5
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湖北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16
中国人民大学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文科类
17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上海市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18
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湖南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19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广东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20
湖南大学
Hunan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80
所在地:湖南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加载更多
- 到底了 -
icon
没有内容
条件筛选
地区名称
综合实力等级
择校顺序等级
论文质量等级
得分
地区名称
收起
全部
北京
天津
山西
综合实力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论文质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择校顺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重置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