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生物工程
专业代码:0836
切换专业

生物工程是一门以人类生物产品需求为导向,融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性地设计、优化和改造生物体系与功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流程,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聚焦于利用生物过程大规模生产出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发现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规模化过程或系统,以满足社会需求。生物工程因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其他相关学科,比如以人体医学应用或食品为目标的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生物工程的学科特点如下:一是借助于工程科学与技术,以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为对象,以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基本任务,从而使该学科具有明显工程化和产业化特征;二是通过基于生物学原理的创造和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大规模生产出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具有应用技能与理论设计、创造融合的学科特质;三是该学科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广泛融合生命科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工程产业随着20世纪40年代起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的工业化生产而逐步形成,早期以发酵产业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以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起,为解决随之产生的工程与技术问题,生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究理论与方法,生物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基因编辑、蛋白定向进化、单细胞测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合成基因组、DNA存储等新兴生物技术革命,进一步形成了以整体思维和工程化设计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开启了生物工程可定量、可计算、可预测及工程化的“会聚”式研究新时代。生物工程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而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产业领域之一。生物工程可辐射到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农业、材料、轻工、环保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带动性、渗透性很强的综合技术体系;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生物工程学科对于我国构建新经济业态、保障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保护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更多详情

展开
生物工程
专业代码:0836
切换专业

生物工程是一门以人类生物产品需求为导向,融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性地设计、优化和改造生物体系与功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流程,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聚焦于利用生物过程大规模生产出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发现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规模化过程或系统,以满足社会需求。生物工程因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其他相关学科,比如以人体医学应用或食品为目标的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生物工程的学科特点如下:一是借助于工程科学与技术,以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为对象,以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基本任务,从而使该学科具有明显工程化和产业化特征;二是通过基于生物学原理的创造和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大规模生产出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具有应用技能与理论设计、创造融合的学科特质;三是该学科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广泛融合生命科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工程产业随着20世纪40年代起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的工业化生产而逐步形成,早期以发酵产业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以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起,为解决随之产生的工程与技术问题,生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究理论与方法,生物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基因编辑、蛋白定向进化、单细胞测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合成基因组、DNA存储等新兴生物技术革命,进一步形成了以整体思维和工程化设计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开启了生物工程可定量、可计算、可预测及工程化的“会聚”式研究新时代。生物工程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而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产业领域之一。生物工程可辐射到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农业、材料、轻工、环保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带动性、渗透性很强的综合技术体系;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生物工程学科对于我国构建新经济业态、保障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保护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更多详情

展开
搜索
icon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上海市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icon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上海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icon
北京化工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4
南京工业大学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等级:B+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江苏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5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985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辽宁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6
华中农业大学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湖北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7
浙江工业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级:B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浙江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8
福州大学
Fuzhou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C+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福建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9
天津科技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等级:C+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天津市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0
大连民族大学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等级:C+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辽宁省
学校类型:民族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1
广东药科大学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等级:C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广东省
学校类型:医药
学校参考类型:医学类
12
兰州理工大学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级:C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甘肃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3
陕西科技大学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等级:D+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陕西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14
遵义医科大学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等级:D+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贵州省
学校类型:医药
学校参考类型:医学类
15
湖北工业大学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级:D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湖北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16
福建师范大学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等级:D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福建省
学校类型:师范
学校参考类型:文理类
17
北京农学院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等级:D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8
河北科技大学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级:E+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河北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型:理文类
19
烟台大学
Yantai University
等级:E+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山东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工学类
20
西北民族大学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等级:E
学校数量:24
所在地:甘肃省
学校类型:民族
学校参考类型:文科类
加载更多
- 到底了 -
icon
没有内容
条件筛选
地区名称
综合实力等级
择校顺序等级
论文质量等级
得分
地区名称
收起
全部
北京
天津
山西
综合实力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论文质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择校顺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重置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