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草学
专业代码:0909
切换专业

草学是草业科学的简称,是研究草与草地属性、功能及其合理利用的学科,包括草和草地的发生规律、生产特性、生态功能和保护利用等理论与技术。草学是随着对草地生产、生态功能的不断认识,从传统的草原学逐步发展形成的。现代草学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牧草生产和家畜生产的同时,开始关注草畜系统的生态功能和草畜产品加工流通,将重点逐步转向天然草地与作物—家畜生产系统,形成了以农学、林学、畜牧学为基础的草原科学雏形。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土—草—畜”三位一体的学术观点,草原科学有了生态系统的思想,标志着这一学科开始突破传统草原学的限制。至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现了草原演替理论、草地资源类型学和草地资源分区理论等,形成了草地生态系统学,这一阶段是草原科学理论与方法快速积累时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原学与国际同步,开始强化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产品加工流通等,学科内容从传统的牧草生产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延伸发展到草地资源的生态属性,包括景观、绿地、自然保护区等,并拓展了草畜产品的初加工及其后续产业,涉及草业生产过程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社会因子相互作用的生态与生产系统,在草原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草业科学,反映了学科内涵从草原向草地农业系统聚焦,我国草业系统研究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成熟。进入21世纪,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草地农业的进步。草业日益向安全、高效、集约的方向发展,草业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得到认可,草学学科队伍逐步成熟壮大,从最早农学中的饲料学,到畜牧学科的草原科学,伴随着草业的发展,最终从畜牧学科中分离,发展为一级学科—草学。草学是以草地农业系统及其组分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即通过多学科交叉和草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草地农业系统及其各组分发生与发展规律,建立提高整个系统可持续性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草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体现在它不仅是一门包含农、理、工的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人文科学;不仅需要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而且在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兴理论体系,如草地农业生态学、草地类型学、草地植物营养学、放牧管理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饲草植物育种学、饲草植物栽培学、草产品加工学、草坪学等;并且在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应用中更新发展,如与网络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交融形成的草地3S技术监测与评价,草地资源数据库与信息网络,饲草植物生物技术工程等,推动了草学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草学学科以草地农业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形成了草原学、牧草学、草坪学、草地保护学和草业经营学5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更多详情

展开
草学
专业代码:0909
切换专业

草学是草业科学的简称,是研究草与草地属性、功能及其合理利用的学科,包括草和草地的发生规律、生产特性、生态功能和保护利用等理论与技术。草学是随着对草地生产、生态功能的不断认识,从传统的草原学逐步发展形成的。现代草学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牧草生产和家畜生产的同时,开始关注草畜系统的生态功能和草畜产品加工流通,将重点逐步转向天然草地与作物—家畜生产系统,形成了以农学、林学、畜牧学为基础的草原科学雏形。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土—草—畜”三位一体的学术观点,草原科学有了生态系统的思想,标志着这一学科开始突破传统草原学的限制。至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现了草原演替理论、草地资源类型学和草地资源分区理论等,形成了草地生态系统学,这一阶段是草原科学理论与方法快速积累时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原学与国际同步,开始强化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产品加工流通等,学科内容从传统的牧草生产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延伸发展到草地资源的生态属性,包括景观、绿地、自然保护区等,并拓展了草畜产品的初加工及其后续产业,涉及草业生产过程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社会因子相互作用的生态与生产系统,在草原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草业科学,反映了学科内涵从草原向草地农业系统聚焦,我国草业系统研究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成熟。进入21世纪,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草地农业的进步。草业日益向安全、高效、集约的方向发展,草业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得到认可,草学学科队伍逐步成熟壮大,从最早农学中的饲料学,到畜牧学科的草原科学,伴随着草业的发展,最终从畜牧学科中分离,发展为一级学科—草学。草学是以草地农业系统及其组分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即通过多学科交叉和草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草地农业系统及其各组分发生与发展规律,建立提高整个系统可持续性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草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体现在它不仅是一门包含农、理、工的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人文科学;不仅需要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而且在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兴理论体系,如草地农业生态学、草地类型学、草地植物营养学、放牧管理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饲草植物育种学、饲草植物栽培学、草产品加工学、草坪学等;并且在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应用中更新发展,如与网络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交融形成的草地3S技术监测与评价,草地资源数据库与信息网络,饲草植物生物技术工程等,推动了草学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草学学科以草地农业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形成了草原学、牧草学、草坪学、草地保护学和草业经营学5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更多详情

展开
搜索
icon
兰州大学
Lanzhou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甘肃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icon
中国农业大学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A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icon
甘肃农业大学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A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甘肃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陕西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5
北京林业大学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北京市
学校类型:林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6
青海大学
Qinghai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青海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7
内蒙古农业大学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B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内蒙古区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8
宁夏大学
Ningxia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B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宁夏区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9
南京农业大学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C+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江苏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0
东北师范大学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C+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吉林省
学校类型:师范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11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C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四川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2
新疆农业大学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C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新疆区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3
山西农业大学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C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山西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4
扬州大学
Yangzhou University
等级:D+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江苏省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15
东北农业大学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D+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黑龙江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16
云南农业大学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D+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云南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7
青岛农业大学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等级:D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山东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农学类
18
内蒙古大学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等级:D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内蒙古区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19
华南农业大学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双一流
等级:E+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广东省
学校类型:农业
学校参考类型:理科类
20
内蒙古民族大学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等级:E+
学校数量:26
所在地:内蒙古区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参考类型:综合类
加载更多
- 到底了 -
icon
没有内容
条件筛选
地区名称
综合实力等级
择校顺序等级
论文质量等级
得分
地区名称
收起
全部
北京
天津
山西
综合实力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论文质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择校顺序等级
收起
全部
A++
A+
A
重置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