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985211双一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78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30个、示范基地50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三团一队”帮扶工作模式,相关工作案例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4个国家(地区)104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356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学校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于202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发展方向,积极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切实履行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争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以及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持续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icon
第41名/A+
综合实力
第47名/A
择校顺序
省份第3名/陕西省
学校类型第2名/农业
学校参考类理科类
升学率
第43名
icon
A
新生质量
第89名
icon
B+
就业质量
第52名
icon
A
薪酬
第128名
icon
B+
教师水平
第29名
icon
A+
教师绩效
第58名
icon
A
论文质量
第139名
icon
B+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东北大学
深圳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大学
兰州大学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95
C+
020301
金融学
91
C+
020303
保险学
36
C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1
B
030101
法学
145
C+
030301
社会学
27
B
030302
社会工作
29
B+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129
C
050201
英语
163
B
050202
俄语
94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59
D+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31
C
070302
应用化学
108
B
070303
化学生物学
7
B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26
B+
071001
生物科学
18
A
071002
生物技术
40
B+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3
B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44
B+
080207
车辆工程
68
C+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101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7
B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03
B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82
C+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0
B
080902
软件工程
146
C+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1
B+
081001
土木工程
110
C+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14
B+
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0
B+
081106
智慧水利
2
A
081302
制药工程
33
B+
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6
B+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1
A++
082307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4
B+
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
10
D+
082403
林产化工
5
D+
082502
环境工程
57
B+
082503
环境科学
18
B+
082506
资源环境科学
7
C+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7
A+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5
A+
082706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1
A+
082710
食品营养与健康
2
A+
082802
城乡规划
97
D+
082803
风景园林
15
B+
083001
生物工程
24
B+
090101
农学
4
A+
090102
园艺
1
A++
090103
植物保护
3
A+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2
A
090105
种子科学与工程
1
A++
09010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1
A++
090107
茶学
3
A
090112
智慧农业
3
A
090116
生物育种科学
1
A+
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
A+
090301
动物科学
2
A++
090307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1
A+
090401
动物医学
5
A
090402
动物药学
2
A
090501
林学
5
A
090502
园林
4
A+
090503
森林保护
4
B+
090505
智慧林业
1
A+
090601
水产养殖学
7
B+
090701
草业科学
3
A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0
C+
120201
工商管理
136
C+
120202
市场营销
39
A
120203
会计学
221
C
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
1
A++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44
B+
120403
劳动与社会保障
16
B+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14
B+
120801
电子商务
28
A
130503
环境设计
26
A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icon
支付成功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