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广西大学
Guangxi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李四光、陈望道、李达、陈寅恪、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占地面积2.18万余亩,其中,校园本部占地3982.5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占地1.69万亩,校园本部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总计7.8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91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35万册,电子图书37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0.91亿元。下设25个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17人、全日制研究生1675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785人,来华留学生1253人、港澳台生18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0967。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2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48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2024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15个专业按7个大类招生。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广西一流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等。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韩林海教授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6年以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1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项,广西创新争先奖4项,广西卓越工程师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17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建成实验教学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3门,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100所)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全国金奖3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捧获“优胜杯”。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2个、节目优秀创作奖2个。面向未来,广西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精神,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争创全面一流十大工程,按照“不负当年,奋进新时代的好大学”总要求,服务广西、贡献西部,建设牢牢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100名/B+
综合实力
第175名/B
择校顺序
省份第1名/广西区
学校类型第40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251名

C+
新生质量
第134名

B+
就业质量
第265名

C+
薪酬
第349名

C
教师水平
第100名

B+
教师绩效
第215名

B
论文质量
第415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10101
哲学
65
E
020101
经济学
84
B
020301
金融学
49
B+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58
B+
030101
法学
86
B+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42
B+
040202
运动训练
61
C+
050101
汉语言文学
120
B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46
B+
050201
英语
125
B+
050207
日语
100
B
050220
泰语
7
B+
050223
越南语
3
B+
050261
翻译
44
B+
050301
新闻学
46
B+
050303
广告学
31
B+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94
B+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49
B+
070201
物理学
29
B+
070301
化学
71
B
070302
应用化学
56
B+
070701
海洋科学
16
C
071001
生物科学
63
B
071002
生物技术
53
B+
071004
生态学
24
B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8
B+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7
B+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21
A
080207
车辆工程
39
B+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61
B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59
C+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0
A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29
B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63
C
080703
通信工程
135
C+
08071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47
D+
080801
自动化
65
B+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0
B+
080904
信息安全
41
C+
081001
土木工程
17
A+
081008
智能建造
47
C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15
B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32
B+
081505
矿物资源工程
2
B
081701
轻化工程
6
B+
081702
包装工程
2
A+
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
12
E+
082502
环境工程
74
B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58
B
082801
建筑学
51
B
090101
农学
14
B+
090102
园艺
24
B
090103
植物保护
21
C+
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
24
C
090301
动物科学
18
B
090401
动物医学
10
B+
090501
林学
14
B
100701
药学
92
C
120201
工商管理
52
B+
120203
会计学
118
B
120204
财务管理
83
B+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11
A+
120901
旅游管理
40
B+
130202
音乐学
171
C
130205
舞蹈学
120
D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84
D+
130401
美术学
184
D+
130501
艺术设计学
22
C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63
E-
130503
环境设计
459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101
哲学类
62
E+
0201
经济学类
97
B
0203
金融学类
64
B+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58
B+
0301
法学类
96
B+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68
B
0402
体育学类
184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100
B+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87
B+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75
B+
0701
数学类
70
B+
0702
物理学类
43
B+
0703
化学类
70
B+
0707
海洋科学类
23
C
0710
生物科学类
46
B+
0802
机械类
71
B+
0804
材料类
122
B
0805
能源动力类
68
B
0806
电气类
31
A
0807
电子信息类
131
B
0808
自动化类
83
B
0809
计算机类
118
B+
0810
土木类
33
A
0811
水利类
26
B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41
A
0815
矿业类
36
C+
0817
轻工类
6
A
0824
林业工程类
12
D+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02
B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58
B+
0828
建筑类
77
B
0901
植物生产类
25
B+
0902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34
C
0903
动物生产类
20
B
0904
动物医学类
12
B+
0905
林学类
21
B+
1007
药学类
110
C
1202
工商管理类
66
A
1204
公共管理类
45
A
1209
旅游管理类
52
B+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74
D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25
C+
1304
美术学类
283
E+
1305
设计学类
354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