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上海海事大学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2018年,学校纳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2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水上运输类)。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港湾学校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6000余名学生中,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8000人,留学生600余人。在近12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200名。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球港航业单位、政府机构输送了逾20万名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209名/B
综合实力
第137名/B+
择校顺序
省份第13名/上海市
学校类型第77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154名

B+
新生质量
第168名

B
就业质量
第122名

B+
薪酬
第132名

B+
教师水平
第213名

B
教师绩效
第113名

B+
论文质量
第119名

B+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75
B
020301
金融学
178
D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41
C+
030101
法学
58
B+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133
C
050201
英语
108
B+
050204
法语
84
D
050207
日语
73
B
050261
翻译
39
B+
050262
商务英语
41
B+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14
C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51
C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2
C+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47
B
080205
工业设计
92
C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19
D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4
C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50
B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8
B+
080604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3
A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13
B
080703
通信工程
95
B
080717
人工智能
90
B
080801
自动化
123
C+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2
B+
080903
网络工程
20
A
0811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1
C+
081801
交通运输
9
A
081802
交通工程
27
B
081803
航海技术
3
B+
081804
轮机工程
4
B+
081808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3
B
0819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12
C+
082502
环境工程
198
D
082901
安全工程
46
C+
120101
管理科学
12
C+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6
B+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9
B+
120201
工商管理
143
C+
120203
会计学
147
C+
120204
财务管理
89
B
120402
行政管理
221
E
120407
交通管理
2
B+
120601
物流管理
1
A++
120602
物流工程
4
A+
120604
供应链管理
1
A++
120701
工业工程
64
C
120801
电子商务
100
C+
130402
绘画
111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324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103
B
0203
金融学类
224
C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123
B
0301
法学类
63
B+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135
C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83
B+
0701
数学类
186
C+
0802
机械类
174
C+
0803
仪器类
109
D+
0804
材料类
183
C+
0805
能源动力类
67
B
0806
电气类
42
A
0807
电子信息类
132
B
0808
自动化类
148
C+
0809
计算机类
113
B+
0811
水利类
50
C
0818
交通运输类
10
A
0819
海洋工程类
12
B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42
D+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48
C+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61
B+
1202
工商管理类
160
B
1204
公共管理类
176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
A++
1207
工业工程类
52
C+
1208
电子商务类
126
C+
1304
美术学类
326
E
1305
设计学类
571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