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湖南工业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1995年学校作为首批试点的院校,率先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9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收资格,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2013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3年底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权,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22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设计学”“生物医学工程”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53.7亩。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55430.29平方米,馆藏图书284.84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3亿元,数字终端8297台。学校拥有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及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的各类运动场地。学校有22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农、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56个二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5个学位授权领域;8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9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有全日制学生45175人,其中,研究生3744人。有教职员工2820人,专任教师1835人,其中教授200人、副教授441人,研究生导师552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芙蓉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20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湖湘青年英才6人,获得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7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1人,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27位教师获得二级教授岗位聘用资格,聘有两院院士3人。学校拥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内双一流建设学科”设计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生物质纤维功能材料”等9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4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等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建筑墙体节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设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近几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0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3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514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823篇;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1项、重点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77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3项,专利977项。学校牵头主持承担的“特殊室内环境净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产业化开发”项目,获2010年省科技厅第三批重大科技专项。“冬冷夏热地区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获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的立项资助。学校在广东省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作为学校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服务窗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并组织11个项目负责人与株洲市有关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株洲中车时代集团及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还承办了“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中国包装教育展”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目前,学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阿克伦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林肯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科技大学,韩国水原大学,日本圣泉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坦桑尼亚尼尔森·曼德拉非洲科技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以“厚德博学,和而不同”为校训,以“明德、精业、求实、创新”为校风,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包装现代化”的办学导向,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6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1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涌现出了刘镇武、周伯华等一大批杰出的校友代表。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目前,学校正奋进在建设工业科学融合创新、包装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征途上!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262名/C+
综合实力
第380名/C
择校顺序
省份第10名/湖南省
学校类型第99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460名

D+
新生质量
第295名

C+
就业质量
第439名

D+
薪酬
第283名

C+
教师水平
第359名

C
教师绩效
第520名

D
论文质量
第191名

B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2
金融工程
76
C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35
D+
030101
法学
212
C
040201
体育教育
53
B+
040202
运动训练
80
D+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8
B
040204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26
C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62
D+
050201
英语
201
C+
050207
日语
170
C
050261
翻译
100
C
050301
新闻学
166
D
050303
广告学
108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87
C+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26
C+
070202
应用物理学
97
D+
070302
应用化学
141
C+
071002
生物技术
173
D
080201
机械工程
79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27
C+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3
C
080205
工业设计
103
D+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33
D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22
D+
080404
冶金工程
25
D+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43
D+
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37
C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89
C
080409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3
B
08041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4
C+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0
B+
080602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20
D+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47
C+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88
D+
080703
通信工程
149
C+
080706
信息工程
29
D+
080717
人工智能
164
C
080801
自动化
115
C+
080803
机器人工程
86
C+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13
C
080902
软件工程
258
D+
080903
网络工程
72
C+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26
C+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50
C+
080907
智能科学与技术
64
C
081001
土木工程
145
C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78
D+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72
D+
081008
智能建造
38
C+
081104
水务工程
8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40
C
081702
包装工程
10
B
081703
印刷工程
7
D
081806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12
E+
082504
环境生态工程
26
C+
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
55
C
082801
建筑学
153
D
082802
城乡规划
54
C+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89
D
120105
工程造价
32
B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135
E
120201
工商管理
160
C
120202
市场营销
160
C+
120203
会计学
197
C
120204
财务管理
150
C+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132
C
120801
电子商务
147
D+
130202
音乐学
82
B
130204
舞蹈表演
33
B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31
C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79
C
130501
艺术设计学
11
B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6
A
130503
环境设计
117
B
130504
产品设计
79
B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88
D+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65
B
130510
陶瓷艺术设计
4
B
130512
包装设计
1
A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261
D+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249
D+
0301
法学类
226
C
0402
体育学类
59
B+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21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241
C+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41
D+
0701
数学类
168
B
0702
物理学类
185
C
0703
化学类
216
C
0710
生物科学类
247
D
0802
机械类
186
C+
0803
仪器类
131
D
0804
材料类
129
B
0806
电气类
73
B+
0807
电子信息类
174
B
0808
自动化类
115
B
0809
计算机类
272
C+
0810
土木类
123
C+
0811
水利类
103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157
C+
0817
轻工类
26
B
0818
交通运输类
98
D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64
D
0826
生物医学工程类
60
D+
0828
建筑类
112
C+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241
C
1202
工商管理类
178
B
1208
电子商务类
152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25
B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83
B
1305
设计学类
33
A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