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内蒙古农业大学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历史沿革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4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15.5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重大项目课题、重点国合、联合基金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2项,经费2.30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9项,经费2.66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0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5项,其中,张和平教授团队主持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600余篇,授权专利1326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羊、蒙古马、蒙古牛、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单位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8个,其中,以学校为第一技术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转化科技成果16项,转化进账经费6064万元。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集成攻关大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98个。获批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9个,自治区领军人才团队2个,成立校级创新团队27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承担该项目的高校之一。教学工作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3项。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获批自治区首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入选自治区级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4个。近三年,获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64部,获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4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自治区级122项。开放办学学校长期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蒙古国生命科学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本科、硕士、博士联合培养。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草原家畜系统可持续管理创新引智基地、“一带一路”中蒙高分子联合实验室等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5个高校国际联盟,成立“中蒙现代农牧业教育科技创新与培训示范机制”。学校积极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学术交流200余人次,派出学生出国学习交流300余人次,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培养了来自15个国家近500名来华留学生。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多边和双边援外培训35期,累计培训来自60个国家的938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万余人次。社会服务2013年学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面统筹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2022年牵头成立“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院”,聘请34位院士组建战略咨询委员会。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与综合试验站教师12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农牧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获批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4个,入选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设了10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与科技服务点。建成三部委和中技协科技小院共60个。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心)、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蒙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订100余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敕勒川农博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7个益生菌菌种、2个菌株、11个兽用疫苗、7个牧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8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转化总金额6064万元。27项动植物品种培育(选育)专项资助项目累计培育出新品系62个,新品种15个,制定技术标准14项,授权专利19项。2022年,申报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社会荣誉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和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区首批“文明校园”称号,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309名/C+
综合实力
第458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2名/内蒙古区
学校类型第23名/农业
学校参考类理科类
升学率
第431名

D+
新生质量
第677名

E
就业质量
第447名

D+
薪酬
第582名

E+
教师水平
第243名

B
教师绩效
第367名

C
论文质量
第333名

C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222
E+
020301
金融学
248
E
030101
法学
429
E-
030302
社会工作
172
D
050201
英语
460
D
070302
应用化学
279
E+
071002
生物技术
142
C
071202
应用统计学
114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2
D+
080207
车辆工程
165
E
080212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3
D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62
E+
08050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18
E+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81
D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39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83
C
080902
软件工程
279
D
080903
网络工程
77
C+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28
C
081001
土木工程
200
D+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98
E+
081006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31
C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40
D+
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6
B
081106
智慧水利
12
E+
081201
测绘工程
66
D+
081302
制药工程
169
E+
081702
包装工程
36
E
081801
交通运输
76
E
081802
交通工程
84
E-
081811
智慧交通
22
E-
081812
智能运输工程
2
C+
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0
C
082303
农业电气化
6
C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13
C+
082306
土地整治工程
10
D+
082307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17
E
082401
森林工程
6
E-
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
11
D
082404
家具设计与工程
10
E
082405
木结构建筑与材料
3
E
082502
环境工程
247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35
B+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25
B+
082704
乳品工程
3
D
082705
酿酒工程
13
C
082707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2
B+
082801
建筑学
204
E-
082802
城乡规划
145
E
082803
风景园林
66
C
083001
生物工程
139
D
083102
消防工程
19
E
090101
农学
30
C+
090102
园艺
34
C+
090103
植物保护
32
D+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15
D+
090105
种子科学与工程
22
C
09010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4
C
090112
智慧农业
29
D+
090116
生物育种科学
17
E-
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
27
C
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7
B
090205
土地科学与技术
5
D+
090301
动物科学
15
B+
090305
马业科学
3
D
090307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6
C+
090401
动物医学
18
B
090402
动物药学
17
D
090403
动植物检疫
8
B
090501
林学
22
C
090502
园林
24
B+
090503
森林保护
11
D+
090505
智慧林业
9
D
090601
水产养殖学
39
E+
090701
草业科学
8
B
100806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20
E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85
E-
120105
工程造价
94
E+
120201
工商管理
255
D
120203
会计学
296
D
120204
财务管理
327
E+
120213
财务会计教育
2
B+
120214
市场营销教育
2
E+
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
29
C
120402
行政管理
106
C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39
C
120601
物流管理
196
D
120801
电子商务
193
D
120902
酒店管理
135
E
120904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4
B+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92
C+
130503
环境设计
112
B
130504
产品设计
236
E
130507
工艺美术
75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268
D
0203
金融学类
368
E+
0301
法学类
447
E-
0303
社会学类
203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51
E+
0703
化学类
371
E+
0710
生物科学类
156
C+
0712
统计学类
245
D
0802
机械类
279
D+
0804
材料类
332
E+
0805
能源动力类
234
E
0806
电气类
295
D
0807
电子信息类
613
E-
0809
计算机类
303
C
0810
土木类
175
C
0811
水利类
37
C+
0812
测绘类
77
D+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28
E+
0817
轻工类
62
E+
0818
交通运输类
103
D
0823
农业工程类
18
B
0824
林业工程类
10
C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73
D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7
A
0828
建筑类
138
C
0830
生物工程类
190
D
0831
公安技术类
22
E
0901
植物生产类
30
B+
0902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19
B
0903
动物生产类
15
B+
0904
动物医学类
24
B
0905
林学类
23
B+
0906
水产类
40
D
0907
草学类
8
B
1008
中药学类
113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58
D
1202
工商管理类
310
C
1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33
C
1204
公共管理类
200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13
D+
1208
电子商务类
181
D+
1209
旅游管理类
205
C
1305
设计学类
232
C+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