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淮阴工学院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淮阴工学院是江苏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家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建的淮阴工业专科学校,2000年与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淮阴职工大学、淮海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淮阴工学院,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66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铸就了“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3个校区,校园占地约22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3万多平方米。现设有22个院(部、中心),73个本科专业,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类别。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应用型大学,涵盖管理学、社会学、农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省“十四五”重点学科6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化学)。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培养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办学66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逾13万名,毕业生以综合应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而广受社会欢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0部。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9600余项,其中“创青春”国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各1项。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行业发展需要,弘扬校企合作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校城融合工程。“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5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省哲社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3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00余件,实现专利转化3800余万元,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前50强。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盐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省部级平台53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校城融合“1111工程”成为全省产教科城融合特色品牌和典型案例。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先后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全球22个国家及台湾地区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获批江苏高校“郑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强化留学生教育管理,“留学淮工”品牌持续彰显。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错位发展、借力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319名/C+
综合实力
第459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29名/江苏省
学校类型第117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457名

D+
新生质量
第611名

E+
就业质量
第455名

D+
薪酬
第460名

D+
教师水平
第296名

C+
教师绩效
第349名

C
论文质量
第260名

C+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5
金融数学
42
D+
020307
经济与金融
11
B+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
C
030302
社会工作
115
C
040106
学前教育
189
D
050107
秘书学
28
B
050201
英语
575
E
050202
俄语
120
E
050261
翻译
116
D+
050262
商务英语
209
E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56
E
070104
数据计算及应用
17
D+
070202
应用物理学
119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3
D+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33
D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108
C
080205
工业设计
150
E+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81
E
080207
车辆工程
118
D+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45
D+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17
D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44
D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54
E+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45
E+
08050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7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51
C+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85
D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2
D
080703
通信工程
197
D+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74
E+
080717
人工智能
237
D
080801
自动化
207
D
08080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26
D
080803
机器人工程
141
D+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07
C
080902
软件工程
260
D
080903
网络工程
78
C+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78
D+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33
C
081001
土木工程
163
C
08100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54
E+
081006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41
D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04
C+
081302
制药工程
124
D+
081801
交通运输
40
C
081802
交通工程
50
D+
082502
环境工程
272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9
C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25
D+
082801
建筑学
139
D
082802
城乡规划
118
D
083001
生物工程
78
C+
090101
农学
52
D
090102
园艺
51
C
090502
园林
54
C
120103
工程管理
166
D
120201
工商管理
319
E
120202
市场营销
324
E+
120203
会计学
365
E
120204
财务管理
139
C+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254
E-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240
E-
120402
行政管理
212
E
120602
物流工程
30
C+
120701
工业工程
134
E-
120801
电子商务
94
C+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92
D+
130503
环境设计
300
D+
130504
产品设计
171
D+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138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233
C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177
C+
0303
社会学类
161
D+
0401
教育学类
266
E+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49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379
D+
0701
数学类
374
D
0702
物理学类
226
D+
0802
机械类
230
C
0803
仪器类
118
D+
0804
材料类
244
D+
0805
能源动力类
162
D
0806
电气类
153
C+
0807
电子信息类
271
C
0808
自动化类
183
C
0809
计算机类
331
C
0810
土木类
177
C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162
C+
0818
交通运输类
39
B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15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109
C+
0828
建筑类
166
D+
0830
生物工程类
103
C+
0901
植物生产类
60
C+
0905
林学类
52
C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09
D+
1202
工商管理类
365
C
1204
公共管理类
343
D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158
C
1207
工业工程类
143
E-
1208
电子商务类
101
C+
1305
设计学类
344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