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沈阳化工大学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沈阳化工大学为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52年,时名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组建沈阳化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恢复沈阳化工学院建制,2010年更为现名。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全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425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1223人,在校生1.8万人,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本科专业61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5个)。化学、工程学、材料学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五年毕业生近1.8万人,有15%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就业,12%到恒力石化、齐鲁制药等知名民企就业,65%在辽宁就业创业。创建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牵头成立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设立“工程热化学奖”。与朝阳市、营口市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在海城市转化40万吨菱镁矿闪速轻烧成套技术和替代进口的阻燃型氢氧化镁生产技术,带动社会投资十余亿元。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与中科院20余个研究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化工和能源“菁英班”,“菱镁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育菱镁产业行业工程创新人才。学校为全国首批40家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创建“三定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和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在全国40余个省市、高校及院所推广,2018-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与27个国家和地区3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拥有非洲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俄院士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举办中国科协“一带一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学校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其中,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近20人。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4个、智库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2项、国家级学会科技奖一等奖5项,省级科技奖9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79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社科基金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授权专利293项,省内转化科技成果321项,单项许可7060万元。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419名/D+
综合实力
第331名/C
择校顺序
省份第24名/辽宁省
学校类型第148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工学类
升学率
第168名

B
新生质量
第485名

D+
就业质量
第197名

B
薪酬
第534名

D
教师水平
第479名

D+
教师绩效
第285名

C+
论文质量
第389名

C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1
金融学
245
E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336
E+
030302
社会工作
92
C+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54
E+
050201
英语
361
D+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315
E-
070202
应用物理学
164
E-
070301
化学
133
C
070302
应用化学
123
C+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1
C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173
E+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2
C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35
D
080403
材料化学
82
D+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56
E+
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53
D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77
C
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
24
C
08041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95
D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82
C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75
C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95
D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38
E-
080717
人工智能
173
C
080801
自动化
135
C+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78
C
080902
软件工程
247
D+
080903
网络工程
63
B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67
C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05
D+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97
C+
081302
制药工程
69
B
0813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22
D
081304
能源化学工程
32
C
081504
油气储运工程
21
D+
081702
包装工程
38
E
082403
林产化工
8
E-
082502
环境工程
190
D+
082507
水质科学与技术
7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44
E-
082901
安全工程
64
C
083001
生物工程
151
D
120103
工程管理
106
C+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137
E
120111
应急管理
30
E+
120201
工商管理
288
E+
120202
市场营销
425
E-
120203
会计学
216
C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47
E
130503
环境设计
411
E
130504
产品设计
201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329
D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337
E+
0303
社会学类
132
C
0402
体育学类
438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39
E+
0701
数学类
563
E-
0702
物理学类
371
E-
0703
化学类
165
C+
0802
机械类
182
C+
0803
仪器类
145
E+
0804
材料类
155
C+
0805
能源动力类
120
C
0806
电气类
136
C+
0807
电子信息类
267
C
0808
自动化类
167
C
0809
计算机类
243
C+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101
B
0815
矿业类
70
E+
0817
轻工类
77
E
0824
林业工程类
20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22
D+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324
E-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70
C
0830
生物工程类
201
D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92
C+
1202
工商管理类
314
C
1305
设计学类
431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