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九江学院
Jiujiang University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区域,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有“一校两园”,其中丹枫园2100亩,紫薇园1569亩。下设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3万余人。校园环境和教学、文化、体育设施国内一流,建有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舞蹈剧场及大型室内综合体育馆、网球馆、台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游泳馆和射击馆等专业体育馆场,校园内有供学生生活休闲的芙蓉小镇,设有市校共建的九江交响乐团、九江青年歌舞团、九江合唱团。建有3个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2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万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建有22个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中央与地方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学校2023年招生的本科专业7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会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旅游管理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列入省一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行列,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护理学、会计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点14个。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课程36门,2020年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艺术学院和九江青年歌舞团合力打造的原创舞蹈作品《瑶光赋》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是本届“荷花奖”江西省唯一入围作品。同时有35个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及271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十二五”以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学校倡议发起成立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依托联盟和九江学院建设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中心。学校依托九江地区庐山、长江、鄱阳湖独特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山江湖”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依托九江市十大千亿产业,建设以化工、生物、医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资源环境、数字经济等学科为主导的应用型学科群。化学学科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潜力发展一流学科,国际贸易、凝聚态物理、植物学、材料加工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等为江西省重点学科。依托“学科联盟”,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签订协议,开展“联合招生、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已先后独立、联合、合作培养研究生286人。2021年,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重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教授、副教授910人,博士630余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其中博导7人。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3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0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省“双千计划”入选者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3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金牌教授2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学校聘请程天民院士、严陆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为名誉教授,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柔性引进国内外等十余个高水平学术团队。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搭建产学研转用一体化、互动共赢的实体性协同育人平台。与用人单位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26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入园企业78家,吸纳1000多师生进行双创实践活动。精心打造“濂溪讲坛”文化品牌,深入开展读书月、国学经典诵读、科技文化节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积极开展“卓越医生”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近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红色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竞赛奖600多项。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平均满意度达96.5%。先后荣获“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单位”“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留赣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和省市战略。建有江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星火有机硅产业研究中心、江西油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等34个研究机构。主动对接九江产业经济发展,先后与九江市经开区、武宁县、湖口县、瑞昌市、庐山市、共青城市等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签订长期框架合作协议。“十二五”以来,共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1340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按省新冠肺炎救治指挥部组建重症医疗队要求,我校附属医院8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夺取武汉保卫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扶贫点东山村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庐山文化研究、陶渊明研究、陈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有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俄、德、法、芬、韩、柬、美、日、泰、英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合作班、设立中俄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举办留学生中文、医学等专业教育,现有4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深入拓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华文教育。2009年12月,我校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合作设立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柬埔寨最重要的汉语学习培训基地和中柬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3次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奖”,并被纳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行列,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柬埔寨研究中心”。学校以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生态、智慧、文化校园为目标,重视生态校园、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聚庐山灵秀,蕴长江波澜,展鄱湖浩瀚。进入新时代,九江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及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拓创新、奋勇前行,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423名/D+
综合实力
第561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12名/江西省
学校类型第86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第495名

D
新生质量
第571名

E+
就业质量
第515名

D
薪酬
第670名

E
教师水平
第648名

E+
教师绩效
第792名

E-
论文质量
第400名

C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9
数字经济
76
C
020301
金融学
274
E-
020302
金融工程
124
D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53
D+
030101
法学
319
D
030102
知识产权
90
E
040104
教育技术学
115
E
040106
学前教育
231
E+
040107
小学教育
234
E-
040201
体育教育
249
E+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38
D
040207
休闲体育
80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65
D+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183
D
050201
英语
387
D+
050207
日语
249
E+
050261
翻译
224
E-
050262
商务英语
46
B+
050303
广告学
189
E-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134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85
E+
070201
物理学
215
E+
070202
应用物理学
157
E-
070301
化学
292
E-
070302
应用化学
299
E
070501
地理科学
117
D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110
E-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145
E
071001
生物科学
191
D
071102
应用心理学
213
E-
071201
统计学
197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63
E+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46
E+
080207
车辆工程
166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160
D
080403
材料化学
112
E+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62
E
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
41
E
080411
焊接技术与工程
33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48
E+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46
E-
080703
通信工程
346
E-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96
E
080717
人工智能
282
E+
080801
自动化
274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96
E+
080902
软件工程
325
E+
080903
网络工程
165
E+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32
D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42
D
081001
土木工程
225
D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49
E
081302
制药工程
235
E-
082502
环境工程
266
E
082504
环境生态工程
54
D
082506
资源环境科学
19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91
E-
082801
建筑学
209
E-
082802
城乡规划
157
E
082803
风景园林
119
E
083001
生物工程
220
E-
083002
生物制药
99
E
090502
园林
113
E-
100201
临床医学
149
E
100301
口腔医学
89
E
100401
预防医学
108
E-
100701
药学
180
E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
117
E
101005
康复治疗学
125
E-
101101
护理学
143
E+
101102
助产学
53
E
120105
工程造价
39
C+
120201
工商管理
345
E
120202
市场营销
234
D+
120203
会计学
309
D
120204
财务管理
392
E-
120205
国际商务
90
E-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271
E-
120207
审计学
53
C
120601
物流管理
161
D+
120801
电子商务
251
E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6
B+
120901
旅游管理
262
E+
120902
酒店管理
71
C
130202
音乐学
257
E+
130205
舞蹈学
145
E+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138
E-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158
E-
130401
美术学
277
E-
130402
绘画
155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94
D+
130503
环境设计
285
D+
130504
产品设计
270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02
E+
0203
金融学类
302
D+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252
D+
0301
法学类
310
D
0401
教育学类
249
E+
0402
体育学类
249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267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314
C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339
E+
0701
数学类
425
E+
0702
物理学类
271
D
0703
化学类
344
E+
0705
地理科学类
161
D+
0710
生物科学类
299
E+
0711
心理学类
256
E
0712
统计学类
268
E+
0802
机械类
268
D+
0804
材料类
262
D+
0807
电子信息类
346
D+
0808
自动化类
314
E+
0809
计算机类
367
D+
0810
土木类
269
D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25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45
D+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301
E
0828
建筑类
170
D+
0830
生物工程类
215
E+
0905
林学类
117
E-
1002
临床医学类
150
E
1003
口腔医学类
95
E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119
E-
1007
药学类
191
E
1010
医学技术类
156
E+
1011
护理学类
140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17
D+
1202
工商管理类
339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189
D+
1208
电子商务类
141
C
1209
旅游管理类
174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98
D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306
E
1304
美术学类
297
E+
1305
设计学类
327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