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长沙学院
Changsha University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0年11月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7月的长沙基础大学、1983年5月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力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坚持“扎根长沙、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着力服务支撑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致力于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大学。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1200余所本科高校第334位。区位条件学校坐落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省会级特大城市——长沙,位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核心功能区内,“浏阳河,九道弯”的第九道弯处。校区占地19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约50.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69亿元,藏书162.4万册。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科专业学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起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52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戏剧与影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21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科技领军人才、省文化领军人才、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省湖湘青年英才、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100余人次。人才培养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200余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拥有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平台46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课“金课”等共79门。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以来,我校在省内各专业组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位列省内同批次新升一本高校首位。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学生学科竞赛成绩2019-2023年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80位、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第9位。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居全省同类本科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2年,连续四届荣获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科学研究学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0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595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3亿元,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6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12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8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8项。服务地方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新长沙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扎根长沙、服务长沙、建设长沙”。近五年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521项,实现本地转化应用402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70余亿元。与湖南省广播电视局、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获批国家广电总局马栏山网络视听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和马栏山新媒体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依托高校与长沙市高新区合作共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签约十余个项目,总金额超5000万元。牵头编制的《长沙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相关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文旅部授予荣誉4项。研究成果“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十年来“十项代表性成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贡献中国力量。国际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长沙智能制造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个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余个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市级海智基地、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先后邀请3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助力长沙扛牢省会担当、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落实“三升三大”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456名/D+
综合实力
第473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15名/湖南省
学校类型第157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497名

D
新生质量
第447名

D+
就业质量
第501名

D
薪酬
第384名

C
教师水平
第426名

D+
教师绩效
第354名

C
论文质量
第406名

C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9
数字经济
133
E
030101
法学
298
D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06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18
D
050201
英语
389
D+
050207
日语
182
D+
050261
翻译
149
D
050301
新闻学
138
D+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159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90
E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54
E+
070302
应用化学
223
D+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72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25
D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17
D+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155
D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54
D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180
E+
080412
功能材料
37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21
D+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97
D
080703
通信工程
237
D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70
E+
080717
人工智能
239
D
080803
机器人工程
188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19
C
080902
软件工程
242
D+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03
D+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79
C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91
E+
081001
土木工程
186
D+
082502
环境工程
232
E+
083001
生物工程
175
E+
083002
生物制药
62
D+
120103
工程管理
217
E+
120105
工程造价
77
D
120202
市场营销
226
D+
120204
财务管理
210
C
120209
物业管理
5
B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169
D
120601
物流管理
141
C
120901
旅游管理
123
C+
130202
音乐学
222
D
130205
舞蹈学
103
D+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76
D+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78
C
130310
动画
113
D
130311
影视摄影与制作
25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31
C
130503
环境设计
216
C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107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63
E
0301
法学类
335
D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193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63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351
D+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25
C
0701
数学类
368
D
0703
化学类
304
D
0705
地理科学类
193
D
0802
机械类
259
D+
0804
材料类
295
D
0806
电气类
240
D+
0807
电子信息类
320
C
0808
自动化类
356
E
0809
计算机类
340
C
0810
土木类
246
D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83
D
0830
生物工程类
161
D+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23
D+
1202
工商管理类
435
D+
1204
公共管理类
364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190
D+
1209
旅游管理类
162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83
D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03
B
1305
设计学类
309
C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