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内江师范学院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举办师范教育的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的四川省内江县官立简易师范学堂,高等教育开始于1956年的四川省内江初中师资训练班。2000年,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学校升本建院。2021年,学校分批搬迁入高桥新校区。学校所在地素有“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誉,涌现出了孔子之师苌弘、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等杰出英才,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学校在“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2名,居省属同类院校前列。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办学资源富集,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占地3115亩,有校舍9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13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64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49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教育、农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留学生、研究生20000余人。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师范大学建设目标,深入推进“2+6+7+N”学科专业建设。10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应用示范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4门,省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3个;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7个;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改项目94项;省级创新性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87项。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近5000项,两次跻身“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300强,在高教学会发布的“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94名。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502人,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正、副高级职称443人,硕、博士1077人;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名辅导员等20人;内江市领军人才、内江市学科带头人、内江市拔尖人才等9人,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聘请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2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坚持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现建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基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数据恢复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拥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680余篇(件);出版专(编、译)著15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坚持扎根地方,社会服务有力。近五年,学校先后与隆昌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学、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遂宁市教育局、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150余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合作协议,建有13个校地合作平台,建有实训实习基地504个;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筑材料等8个内江市工程实验室;建有自然陈列馆与生命探究科普基地等3个内江市科普基地;39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多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担任企业专门科技顾问。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工程,近年来,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7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合作项目近80个;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累计派出800余名师生赴外交流研修。重点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校留学交流,努力打造“留学内师”品牌,累计招收培养近20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400余名。加大国际化引才引智力度,累计聘请外籍高层次人才150余人次。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以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应用定位、内涵发展、数字赋能、治理增效”,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483名/D+
综合实力
第554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20名/四川省
学校类型第62名/师范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第577名

E+
新生质量
第548名

D
就业质量
第573名

E+
薪酬
第451名

D+
教师水平
第532名

D
教师绩效
第447名

D+
论文质量
第441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275
E-
020305
金融数学
50
D
020307
经济与金融
33
D+
030101
法学
414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174
D+
040101
教育学
74
E
040106
学前教育
164
D+
040107
小学教育
122
C
040201
体育教育
127
C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42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28
C
050110
数字人文
3
C
050201
英语
353
D+
050220
泰语
30
E
050261
翻译
138
D
050301
新闻学
229
E-
050302
广播电视学
138
E-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176
E+
060101
历史学
177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74
C+
070201
物理学
163
D+
070301
化学
204
D
070302
应用化学
260
D
070501
地理科学
67
C+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66
D+
071001
生物科学
179
D
071002
生物技术
253
E
071102
应用心理学
162
D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68
E
080703
通信工程
342
E-
080717
人工智能
363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9
E+
080902
软件工程
275
D
080903
网络工程
185
E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86
E
080907
智能科学与技术
113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60
E
081001
土木工程
257
E+
081010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4
E
081201
测绘工程
81
D
082503
环境科学
146
E
090601
水产养殖学
41
E+
090603
水族科学与技术
11
E
120105
工程造价
76
D+
120201
工商管理
341
E
120801
电子商务
267
E-
130201
音乐表演
83
C+
130202
音乐学
150
C
130204
舞蹈表演
58
C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42
B
130310
动画
170
E-
130401
美术学
110
C+
130405
书法学
96
E+
130406
中国画
29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43
C
130504
产品设计
266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74
E
0203
金融学类
357
D
0301
法学类
438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29
E+
0401
教育学类
197
D+
0402
体育学类
185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34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442
D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350
E+
0601
历史学类
194
E+
0701
数学类
233
C
0702
物理学类
298
E+
0703
化学类
323
D
0705
地理科学类
130
C
0710
生物科学类
312
E+
0711
心理学类
221
E+
0807
电子信息类
510
E+
0809
计算机类
438
D
0810
土木类
311
E+
0812
测绘类
109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76
E
0906
水产类
48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07
E+
1202
工商管理类
651
E
1208
电子商务类
294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42
C+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75
C
1304
美术学类
156
C+
1305
设计学类
503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