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泉州师范学院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泉州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此后曾几度变迁,历经更名、停办、复办等发展历程。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学校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批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八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分校区,占地近1700亩。下设二级学院(系)19个,本科招生专业57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20多人。有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50多人,拥有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17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项1项、专项奖2项。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项目或基地近10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专业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0余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3000多项。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福建省一流学科1个、福建省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6个、福建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主干学科3个。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4个。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项,其中省级社科成果奖5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4项。近五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7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850多项。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台商投资区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首个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师生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演出3次,参演的节目《百鸟归巢》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誉为“2023年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与9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学期交流、短期交流、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等20多个项目。深化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与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世新大学、文化大学、亚洲大学、屏东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至今招生4000多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多人;打造“汉语+实用技能”特色载体,面向太平洋岛国官员实施“汉语+船员技能+养殖技术”“汉语+海事业务”培训项目;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为沿线国家输送航运类人才。打造语言文化推广品牌,2005年起每年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2024年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合作设立学生国际实习项目,共选派400多名优秀毕业生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中华文化;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为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509名/D
综合实力
第606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13名/福建省
学校类型第67名/师范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第693名

E
新生质量
第540名

D
就业质量
第679名

E
薪酬
第477名

D+
教师水平
第497名

D
教师绩效
第480名

D+
论文质量
第452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249
E
020302
金融工程
153
E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300
D
030102
知识产权
67
D
040106
学前教育
204
D
040107
小学教育
112
C
040108
特殊教育
36
D+
040201
体育教育
211
D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47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404
E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219
E
050201
英语
337
D+
050262
商务英语
153
D
050302
广播电视学
92
D
050303
广告学
154
E
060101
历史学
201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07
D
070201
物理学
180
D
070301
化学
183
D+
070501
地理科学
88
D+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73
D
070702
海洋技术
23
E-
071001
生物科学
194
D
071002
生物技术
269
E-
071102
应用心理学
173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58
E-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73
E
080214
智能车辆工程
26
E-
080403
材料化学
89
D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73
E-
080604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25
D
080703
通信工程
262
D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
E
0807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43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2
E-
080902
软件工程
221
D+
080905
物联网工程
308
E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133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55
D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20
E+
081302
制药工程
172
E+
081601
纺织工程
31
E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
21
C
081803
航海技术
16
E-
081804
轮机工程
20
E-
082503
环境科学
135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71
D
120202
市场营销
355
E
120205
国际商务
82
E-
120212
体育经济与管理
21
E+
120601
物流管理
299
E-
120801
电子商务
111
C+
130202
音乐学
37
B+
130205
舞蹈学
42
B
130401
美术学
52
B+
130405
书法学
65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389
E+
130503
环境设计
381
E+
130504
产品设计
200
D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72
C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215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25
E+
0203
金融学类
462
E-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330
E+
0301
法学类
442
E-
0401
教育学类
190
D+
0402
体育学类
278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416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463
D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44
D+
0601
历史学类
212
E
0701
数学类
401
E+
0702
物理学类
274
D
0703
化学类
320
D
0705
地理科学类
167
D+
0707
海洋科学类
48
E
0710
生物科学类
309
E+
0711
心理学类
231
E
0802
机械类
447
E-
0804
材料类
310
D
0806
电气类
412
E-
0807
电子信息类
460
E+
0809
计算机类
435
D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239
D+
0816
纺织类
30
D+
0818
交通运输类
122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42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43
E+
1202
工商管理类
597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357
E-
1208
电子商务类
147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58
B+
1304
美术学类
61
B+
1305
设计学类
300
C
学科门类排名
2025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