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黄淮学院
HuangHuai University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已有53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学校占地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农学、教育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本科专业58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一批次招生。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27个。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教职工167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3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中原千人计划、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获批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筑防水防护行业学院”“原料药绿色制备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乡村设计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设计学院。联合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0人。自2005年起,学校先后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11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招生留学生90余人。“黄淮—迈索尔国际软件工程学院”列入河南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学校入选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4年以来,连续承办十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学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2名毕业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近年来,学校得到上级领导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原理事长陈昌智,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等领导莅校视察指导,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面向未来,黄淮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黄淮校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一流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加快建设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538名/D
综合实力
第574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30名/河南省
学校类型第114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466名

D+
新生质量
第722名

E
就业质量
第486名

D+
薪酬
第589名

E+
教师水平
第597名

E+
教师绩效
第610名

E+
论文质量
第488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5
商务经济学
16
E
020302
金融工程
102
D+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21
E+
040201
体育教育
161
D+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09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53
D+
050201
英语
483
E+
050261
翻译
197
E
050262
商务英语
174
D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82
C+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92
D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77
E
070201
物理学
238
E
070302
应用化学
270
E+
071201
统计学
187
E
071203
数据科学
10
E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194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201
E
080216
新能源汽车工程
23
D+
08050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11
E+
080504
储能科学与工程
71
E
080608
智慧能源工程
5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418
E-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41
E-
080703
通信工程
343
E-
080717
人工智能
291
E+
080801
自动化
319
E-
080803
机器人工程
232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0
E-
080902
软件工程
217
D+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75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39
D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108
E
081001
土木工程
232
D
081008
智能建造
84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86
E-
081302
制药工程
162
D
081304
能源化学工程
65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31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95
E-
082801
建筑学
176
E+
082802
城乡规划
164
E-
083001
生物工程
200
E
090502
园林
96
E
100701
药学
208
E-
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
75
E-
101101
护理学
119
D
101102
助产学
61
E-
120103
工程管理
248
E-
120105
工程造价
100
E+
120202
市场营销
267
D
120203
会计学
305
D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242
E-
120410
健康服务与管理
82
E-
120801
电子商务
245
E
120901
旅游管理
322
E-
130201
音乐表演
98
C
130202
音乐学
231
D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113
E+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123
E+
130310
动画
36
B
130401
美术学
199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95
D+
130503
环境设计
309
D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148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67
E
0203
金融学类
349
D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69
E
0402
体育学类
211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76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08
E+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89
D
0701
数学类
344
D
0702
物理学类
340
E
0703
化学类
380
E+
0712
统计学类
288
E+
0802
机械类
385
E+
0805
能源动力类
206
E+
0806
电气类
423
E-
0807
电子信息类
421
D
0808
自动化类
316
E+
0809
计算机类
379
D+
0810
土木类
249
D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293
D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49
E+
0828
建筑类
211
D
0830
生物工程类
261
E
0905
林学类
100
E
1007
药学类
223
E-
1010
医学技术类
193
E-
1011
护理学类
119
D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95
E+
1202
工商管理类
451
D
1204
公共管理类
450
E-
1208
电子商务类
283
E
1209
旅游管理类
398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42
D+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20
C+
1304
美术学类
302
E+
1305
设计学类
364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