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湖南科技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四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单位☆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幸福城市20强——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二广、泉南、厦蓉、道贺四条高速穿境而过,衡柳高铁及湘桂、洛湛铁路交汇贯通,永州机场开通北京、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孕育了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等千姿百态的文化;诞生了黄盖、怀素、周敦颐、何绍基等历史名人,涌现出李达、陶铸、江华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先后经历了零陵师范学校、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获批湖南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曾被教育部誉为“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开门办学典范”,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现占地面积1080亩,设有14个教学学院,拥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万余人。办学80余年来,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11万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25人,其中,专任教师987人,正高职称129人、博士262人,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百余人次。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十四五”省级应用特色学科、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创新创业团队、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科普基地、2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波兰、西班牙、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已累计招收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教学竞赛和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8项。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屡次斩获金奖和一等奖。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来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是湘粤社科智库联盟挂牌单位。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服务兴校、文化荣校、创新活校”的办学理念,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549名/D
综合实力
第566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25名/湖南省
学校类型第174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文理类
升学率
第562名

D
新生质量
第578名

E+
就业质量
第553名

D
薪酬
第373名

C
教师水平
第575名

E+
教师绩效
第538名

D
论文质量
第468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2
金融工程
128
E+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372
E
030101
法学
392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45
E
040104
教育技术学
108
E+
040201
体育教育
193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92
D
050107
秘书学
34
C+
050201
英语
429
D
050207
日语
231
D
050262
商务英语
145
D+
050302
广播电视学
124
E
050303
广告学
148
E+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166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49
E+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38
E+
070201
物理学
175
D
070301
化学
163
D+
071002
生物技术
206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26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193
E+
080403
材料化学
139
E-
08041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46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18
E+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28
E
080703
通信工程
282
E+
080717
人工智能
306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33
D
080902
软件工程
327
E+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75
C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02
D+
081001
土木工程
244
D
081008
智能建造
96
E
081201
测绘工程
112
E
081302
制药工程
168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78
E
082801
建筑学
201
E-
083001
生物工程
152
D
120103
工程管理
191
E+
120202
市场营销
286
D
120204
财务管理
340
E+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85
E+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20
C
120901
旅游管理
229
D
130202
音乐学
134
C+
130205
舞蹈学
74
C
130208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32
C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127
E
130401
美术学
188
D
130404
摄影
41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32
E
130503
环境设计
259
D+
130504
产品设计
193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402
E+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391
E
0301
法学类
412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75
E
0401
教育学类
331
E-
0402
体育学类
354
E+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07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438
D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78
D+
0701
数学类
371
D
0702
物理学类
310
E+
0703
化学类
273
D+
0710
生物科学类
325
E
0802
机械类
415
E
0804
材料类
425
E-
0807
电子信息类
349
D+
0809
计算机类
423
D
0810
土木类
290
E+
0812
测绘类
136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34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315
E-
0828
建筑类
289
E-
0830
生物工程类
219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43
E
1202
工商管理类
519
E+
1208
电子商务类
242
E+
1209
旅游管理类
282
D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40
C+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311
E
1304
美术学类
214
D+
1305
设计学类
371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