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丽水学院
Lishui University
丽水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在117年的办学历程中,丽水学院始终秉承“明德笃行”的校训,薪火相传,青蓝相继,逐步形成了“爱国爱校、唯实唯先、自立自强”的丽院精神。2004年,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育、农业、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5A”级平安校园和绿色学校(高等学校)。丽水学院现有2个校区,分别位于莲都区和松阳县,校园占地面积1661.3亩,校舍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4万册,电子图书124万册,纸质期刊1121种,电子资源数据库34个,其中外文数据库4个。设有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华侨学院)、中国青瓷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4800多人,教职工136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5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重点引才计划青年人才1人、省重要人才计划领军人才5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工艺美术大师3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2人。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丽水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文理并重、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科涵盖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其中,“十四五”省一流学科(民族学、教育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智能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5个;现有47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优势专业2个、特色专业7个,护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优秀教材4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近5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横向项目900余项,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26项。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两山”铸魂,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拥有省级智库2个,发布全国首个指南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助推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与丽水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丽水市中小学(幼)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丽水市唯一获省科技厅许可的有资质实验动物中心,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西班牙、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被瑞典政府列为瑞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范例。开办国际学生教育,现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4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50余人。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340多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艺术团荣获中国合唱节金奖、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清远剧社荣获全国高校“最佳学生社团”称号。少数民族体育特色鲜明,学生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队获得第五届世界大学生龙舟比赛两个项目第一名。在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评比中荣获“行星级”优秀作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优秀团队、风采大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志愿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校团委获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近3年获得省级以上A类学科竞赛奖项626项,其中国家级154项,一等奖13项;省级472项,一等奖77项。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内涵建设,内部治理”的主题主线,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提出了“特色发展、重点建设、人才强校、文化铸魂”的战略方针,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努力办一所“让丽院师生更自豪、让丽水人民更满意”的大学。新阶段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实干争先,勇毅前行,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591名/E+
综合实力
第541名/D
择校顺序
省份第30名/浙江省
学校类型第88名/师范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第524名

D
新生质量
第561名

D
就业质量
第551名

D
薪酬
第711名

E
教师水平
第520名

D
教师绩效
第650名

E+
论文质量
第453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14
E-
030401
民族学
26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62
E
040106
学前教育
202
D
040107
小学教育
107
C
040201
体育教育
264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86
E
050201
英语
599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80
D+
070201
物理学
171
D
070302
应用化学
245
D
071004
生态学
80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37
D
080205
工业设计
178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233
E-
080603
光源与照明
6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50
E+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114
E-
080801
自动化
311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13
D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147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89
E-
081001
土木工程
301
E
081008
智能建造
107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43
E+
082502
环境工程
310
E-
083002
生物制药
80
D
090102
园艺
68
D
090502
园林
68
D+
100201
临床医学
159
E-
100301
口腔医学
99
E
100510
中医康复学
25
E-
101005
康复治疗学
110
E
101101
护理学
129
D
120204
财务管理
318
E+
120205
国际商务
81
E
120801
电子商务
188
D
120901
旅游管理
320
E-
130202
音乐学
267
E+
130207
舞蹈教育
12
E
130401
美术学
269
E
130404
摄影
40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58
E-
130503
环境设计
457
E-
130510
陶瓷艺术设计
7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423
E-
0304
民族学类
28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94
E-
0401
教育学类
193
D+
0402
体育学类
390
E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444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653
E-
0701
数学类
347
D
0702
物理学类
287
E+
0703
化学类
356
E+
0710
生物科学类
342
E
0802
机械类
363
E+
0806
电气类
420
E-
0807
电子信息类
551
E
0808
自动化类
355
E
0809
计算机类
597
E
0810
土木类
334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39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424
E-
0830
生物工程类
242
E
0901
植物生产类
102
D
0905
林学类
83
D
1002
临床医学类
158
E-
1003
口腔医学类
103
E-
1005
中医学类
70
E-
1010
医学技术类
190
E-
1011
护理学类
130
D
1202
工商管理类
642
E
1208
电子商务类
231
D
1209
旅游管理类
373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359
E
1304
美术学类
262
D
1305
设计学类
512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