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吉林化工学院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成立于1958年,与共和国化学工业的长子——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相伴而生,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高校。建校以来,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逐步积淀形成“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办学特色,并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学校现有龙潭、双吉和丰满3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在校生1.6万余人;设立13个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碳纤维材料研究院;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本科教育,硕士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授权专业9个,本科专业52个,形成了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重视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4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36门;拥有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4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截至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持之以恒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学校注重人才强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吉林省“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吉林省B类、C类、D类人才等53人次。学校拓展国际视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五届。2022年,与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合作办学班、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作办学班获批招生,2023年与韩国庆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班获批招生,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学校坚守育人初心。建校66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一些优秀学子已经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秉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办学精神,新时代的吉林化工学院正以积极进取的昂扬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631名/E+
综合实力
第641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16名/吉林省
学校类型第187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科类
升学率
第618名

E+
新生质量
第753名

E-
就业质量
第621名

E+
薪酬
第516名

D
教师水平
第537名

D
教师绩效
第519名

D
论文质量
第443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2
金融工程
164
E-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02
E
050201
英语
413
D
050207
日语
238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477
E-
070202
应用物理学
158
E-
070301
化学
166
D+
070302
应用化学
197
D+
070305
能源化学
11
E+
070306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2
C
071002
生物技术
257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33
D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41
E+
080205
工业设计
184
E-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70
E+
080207
车辆工程
164
E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50
E+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60
D
080402
材料物理
66
E
080403
材料化学
90
D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17
D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135
E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15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85
C
080801
自动化
259
E+
080806
智能装备与系统
11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23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58
E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16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68
D+
081302
制药工程
160
D
081504
油气储运工程
31
E
081701
轻化工程
38
E-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29
E-
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
20
E-
082008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11
E
082502
环境工程
271
E
082503
环境科学
129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41
E-
082901
安全工程
96
E+
083001
生物工程
194
E
083002
生物制药
115
E-
100702
药物制剂
64
E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54
E
120103
工程管理
224
E
120202
市场营销
305
E+
120203
会计学
366
E
120503
信息资源管理
17
E-
120601
物流管理
306
E-
120602
物流工程
71
E
120701
工业工程
116
E
130208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61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458
E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420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449
D
0701
数学类
558
E-
0702
物理学类
359
E
0703
化学类
207
C
0710
生物科学类
361
E
0802
机械类
239
C
0803
仪器类
149
E+
0804
材料类
220
C
0805
能源动力类
199
E+
0806
电气类
301
E+
0807
电子信息类
384
D+
0808
自动化类
242
D
0809
计算机类
610
E
0810
土木类
371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206
C
0815
矿业类
81
E-
0817
轻工类
73
E
0820
航空航天类
46
D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59
D+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313
E-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101
D
0830
生物工程类
209
E+
1007
药学类
202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322
D+
1202
工商管理类
493
D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51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58
E+
1207
工业工程类
127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438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