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吕梁学院
吕梁学院坐落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新城区,是晋西地区唯一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78年,始称山西师范学院吕梁专科班。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2019年,经山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21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学校办学46年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地育苗,坚持扎根吕梁、服务吕梁、研究吕梁、贡献吕梁、引领吕梁,秉持“弘毅行知”校训,不断开拓进取,涌现出李旦初、王嘉琦、闫玉斌等一批中外知名学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同志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曾做出重要指示,勉励学校坚守革命老区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目前,学校拥有主校区、创新港校区和交口分院三大校区,占地面积131.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5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设有16个教学单位,2个独立建制研究所,1个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交口分院),46个本科专业,其中省内2A批次录取专业2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教学立校”战略,大力实施“三个文化”育人工程,将弘扬吕梁精神、传承晋绥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建成了百年吕梁精神教育展馆和新时代铸魂育人研学基地,在国内高校率先打造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先行实践地、革命文化培根铸魂的先进示范地、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主阵地。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晋绥剧社,师生以晋绥文艺、晋绥历史、晋绥金融、晋绥教育、晋绥体育研究为载体进行育人实践。时隔84年完整呈现和演出抗战文艺剧目《吕梁山大合唱》,填补了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晋绥抗战音乐创作和传播方面的空白,实现了对晋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目前,学校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51门。课程多次入选教育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学校铸魂育人反响多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学校先后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试点院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首批建设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高等院校实施单位、“中非大学联盟”中方成员高校。5G+智慧矿山示范性仿真教学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是山西省唯一获得项目应用试点的单位。39个就业育人项目教育部立项。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戏传承基地入选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坚持“科研强校”战略,确立了“卓越理工、特色文科、精湛艺体、优等师范”的学科布局,形成了“2+X”的硕士授权单位建设布局。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省级重点研究中心、煤矿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省级重点创新团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吕梁林果植物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特色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实验室等7个吕梁市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10余项。获批山西省委宣传部红色文化重点智库研究项目。薛金莲红色文化研究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山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师资体系。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300人、博士230人(含在读)。拥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人才10余人。柔性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30余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院长、教学名师、特聘教授。学校坚持“学生荣校”战略,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硕单建设三大重点任务为牵引,围绕“一系一特色、一师一方向、一生一技能”办学方向,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战”的大实践体系,交口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勇创佳绩,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00项。对外与国内“双一流”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设了“旦初拔尖创新人才班”,选派优秀学生赴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对内加强立德树人模式改革,开设了“贺龙体育精神传习班”“辛安亭教育思想传习班”“晋绥红色金融精神传习班”等一批“行知卓越拔尖人才实验班”。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吕梁精神、传承晋绥红色文化传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能吃苦、用得上、留得下”的高度评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后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罗尼日国立林业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重点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央企、地方企业(行业)共建了吕梁学院智慧矿山产业学院和产学研培基地、现代服务产业学院、保利物业人才培养基地、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实用新型功能材料产学研战略联盟、山西碳基新材料实验中心、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一批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共建了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吕梁精神研究中心、晋绥研究中心、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吕梁乡村振兴研究院。面向未来,学校将按照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151”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硕单建设”三大重点任务为牵引,锚定区域知名、省内一流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全力打造“晋西名校、红色学府、一流高校”,建设晋西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文化高地,加快挺进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步伐,努力在全国同类院校争先进位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第641名/E+
综合实力
第694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16名/山西省
学校类型第140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第608名

E+
新生质量
第675名

E
就业质量
第646名

E+
薪酬
第759名

E-
教师水平
第714名

E
教师绩效
第645名

E+
论文质量
第570名

E+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153
D+
040106
学前教育
111
C+
040201
体育教育
182
D+
040207
休闲体育
46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247
D+
050201
英语
289
C
050301
新闻学
180
E+
060101
历史学
171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27
D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58
E
070201
物理学
158
D+
070301
化学
255
E
071001
生物科学
183
D
071102
应用心理学
160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35
E-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177
E+
080403
材料化学
121
E
080404
冶金工程
37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90
D
080717
人工智能
292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23
D
080902
软件工程
349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19
D
081001
土木工程
302
E
081201
测绘工程
100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48
E
081302
制药工程
213
E-
081501
采矿工程
29
D+
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38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87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55
E+
082710
食品营养与健康
58
E-
082801
建筑学
202
E-
082802
城乡规划
146
E
082901
安全工程
115
E
090502
园林
75
D
120103
工程管理
245
E
120203
会计学
349
E+
120204
财务管理
224
D+
120209
物业管理
3
B+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84
D
130202
音乐学
258
E+
130401
美术学
272
E
130402
绘画
121
E+
130509
艺术与科技
49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197
D
0401
教育学类
238
D
0402
体育学类
232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24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64
E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418
E
0601
历史学类
201
E+
0701
数学类
334
D+
0702
物理学类
282
E+
0703
化学类
432
E
0710
生物科学类
318
E+
0711
心理学类
198
D
0802
机械类
410
E
0804
材料类
355
E+
0807
电子信息类
433
D
0809
计算机类
470
D
0810
土木类
338
E
0812
测绘类
127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11
E+
0815
矿业类
57
D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99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10
D
0828
建筑类
216
D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125
E
0905
林学类
76
D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81
E
1202
工商管理类
395
D+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394
E
1304
美术学类
268
D
1305
设计学类
608
E-
学科门类排名
2025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