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1993年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捐资,与郑州大学合作创办的本科高校。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专家称为“一所有文化、有灵魂、有特色的高校”。2021年列入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学校是河南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园林单位,是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守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提出的“伦理、创新、品质、绩效”办学理念、“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升达精神和“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升达校训,矢志不移,奋力把学校建成以经、管、工科为主干,理、工、经、管、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质量一流、特色鲜明、满意度高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龙湖和登封2个校区,占地面积1983亩,设有14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0770人。学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加强产教协同,建有智能会计、腾讯云数智、3Q童商、京东云乡村振兴电商和工业元宇宙等5个行业、产业学院。一、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和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持“三吃”(吃苦、吃亏、吃气)精神,深化“三大教育”(爱国教育、劳动教育、伦理教育),强化“三方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陶冶思想品德、滋养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培养了13万余名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涌现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高级协调官李新艳、王杰班战士王楠,受到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接见的企业家康叶茂等杰出校友。学校获得河南省第三届“大美学工”十佳先进单位。二、质量立校,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以推进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大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建成国家、省级一流课程25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5门,其他省级课程22门。主持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36项,其中3项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学校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品牌专业(含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建设点2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获批省级研究课题60余项、厅级60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获得省厅级奖励20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70余部,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77项。在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72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9项,近千名学生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二级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学校是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建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郑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获河南省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社科普及先进单位。三、配优资源,强化服务师生能力。学校坚持“最好资源服务师生”理念,持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为师生打造一流的学习与生活条件。总建筑面积74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3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957.9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11万余册、电子图书108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065种、电子期刊48万余册、各类专业数据库26个;拥有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建成集成度高的智慧化服务平台,是“河南省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四、人才强校,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设立“淑芳师德奖”以表彰优秀教师。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2人,占比69.0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70%;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8.0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0.52%。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专家、教学名师、文明教师、教学标兵等人才等称号100余人。五、开放办学,扩展国际化视野。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英、德等国家6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访学、研学等项目,丰富教师生海外访学经历。与菲律宾、马来西亚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学校注重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多次举办国贸金融实践教学研讨会等两岸学术会议,组织“孔子行脚”“台湾大学生中原文化行”等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被誉为“豫台交流的典范”。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与担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高质量内涵建设为主线,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朝着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对接紧密、质量一流、特色鲜明、满意度高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第19名/A
综合实力
第65名/B
择校顺序
省份第3名/河南省
学校类型第5名/财经
学校参考类第6名/文科类
升学率
第37名

B+
新生质量
第103名

C
就业质量
第40名

B+
薪酬
第158名

D
教师水平
第95名

C
教师绩效
第149名

D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2025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3
A+
020202
税收学
8
B
020301
金融学
14
B+
020302
金融工程
77
E
020310
金融科技
9
B+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52
B
030101
法学
9
A
040106
学前教育
29
B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5
B
050101
汉语言文学
18
B+
050201
英语
24
A
050207
日语
30
B
050261
翻译
12
B+
050262
商务英语
39
B
050301
新闻学
62
E+
050303
广告学
19
B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31
B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8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7
E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9
B+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8
B+
080717
人工智能
46
C+
080801
自动化
106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8
B+
080902
软件工程
28
B+
080905
物联网工程
42
B
080907
智能科学与技术
32
D+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2
B
081001
土木工程
47
B
081008
智能建造
37
E+
082801
建筑学
40
C
120103
工程管理
27
B+
120105
工程造价
6
A+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5
A+
120201
工商管理
34
B+
120202
市场营销
27
B+
120203
会计学
9
A+
120204
财务管理
75
B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12
A
120207
审计学
12
B+
120601
物流管理
29
B+
120801
电子商务
40
B+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17
B
120901
旅游管理
39
C+
120902
酒店管理
67
E-
130201
音乐表演
29
C
130204
舞蹈表演
19
C+
130212
音乐教育
12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70
B
130503
环境设计
56
B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64
E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47
B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学科门类排名
2025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