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8年7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2019年9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2024年,学院位列校友会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4名。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4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1.5万名。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累计为社会发展输送四万多名优秀学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在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中,获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连续三年获金奖,成绩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迁建慈溪办学以来,更加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应用研究院为应用型建设提供驱动力,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与公牛、新海等区域龙头企事业单位共建产业学院10个、特色产业班16个、卓越工程师班2个、实践基地355个,成立“宁波市小家电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应用型转型新路径。“十四五”以来,成功获批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个、产教融合联盟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2项、省产学协同育人项目4项,实现省级产教融合平台项目“大满贯”;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和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7项,获批中国高教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3个。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学院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并与中大力德、天生密封件、宁波市第二医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等高新技术企业、医校单位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医工智造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6个;与家电特色小镇共建智能家电科教创新园;与阿里共同打造宁波家电可信区块链平台;与甘肃省外事办翻译中心共建“译行丝路·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承担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6项,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2项;获批浙江省智能家电产业大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等科创平台。持续深化多方位、多层次的校政企合作,赋能产业发展,形成共赢局面。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不断优化布局、汇聚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与美国朱尼亚塔学院合作举办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正式批准;与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共建宁波市“一带一路”西班牙语言文化中心;与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研修院共同成立宁波市首个国际汉语考培中心。学院还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高校(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硕连读、学分互认等多层次合作项目。当前,学院正处于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体“科院人”将继续秉持“追日、唯实”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朝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第6名/A+
综合实力
第15名/B+
择校顺序
省份第2名/浙江省
学校类型第4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第3名/文理类
升学率
第49名

C+
新生质量
第107名

E+
就业质量
第44名

C+
薪酬
第5名

A+
教师水平
第7名

A+
教师绩效
第28名

B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2025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1
金融学
52
C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67
B
030101
法学
45
C+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7
C+
050101
汉语言文学
54
C+
050201
英语
48
B+
050207
日语
48
C+
050261
翻译
8
B+
050262
商务英语
58
C+
050303
广告学
20
B
070302
应用化学
4
B+
071002
生物技术
6
C+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7
C+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34
C+
080205
工业设计
20
C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33
B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2
C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42
B+
080717
人工智能
27
B+
080803
机器人工程
27
B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5
B+
080902
软件工程
36
B+
081001
土木工程
56
B
082502
环境工程
15
C+
082801
建筑学
6
A
100201
临床医学
23
E+
120103
工程管理
38
B
120201
工商管理
59
C+
120203
会计学
75
C+
120601
物流管理
71
C
120801
电子商务
27
B+
120901
旅游管理
16
B+
130208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17
E+
130310
动画
20
B+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22
C
130503
环境设计
60
B
130504
产品设计
120
E+
130507
工艺美术
4
B+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101
C+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71
B
0301
法学类
47
C+
0402
体育学类
65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60
B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31
A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123
D+
0703
化学类
4
A
0710
生物科学类
8
B
0802
机械类
59
B
0806
电气类
86
C
0807
电子信息类
70
B
0808
自动化类
91
C
0809
计算机类
105
B
0810
土木类
88
C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8
C+
0828
建筑类
23
B+
1002
临床医学类
23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38
D+
1202
工商管理类
179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95
C
1208
电子商务类
35
B+
1209
旅游管理类
32
B+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17
E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02
C
1305
设计学类
107
C+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