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沈阳工学院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3年,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建立沈阳工学院。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交界处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95万余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在42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招生。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形成生动实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辽宁省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学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校训精神。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6.5万余名毕业生。每年升学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获评“辽宁省2021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目前自有专任教师8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68人,占比32.7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93人,占比96.94%;双师双能型教师336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版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我校位列第10名。学校着眼未来培养人才,以行业企业标准为导向,以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转型为抓手,不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与浪潮、华为、库卡、罗克韦尔自动化、美的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引进行业领先的高水平新型工业化生产设备,打造了25个数智赋能的高水平实践教学中心、257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7个;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203家,其中8家被评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学校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用数智技术赋能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面向数智时代的新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1个。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示范专业14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9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3项。学校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五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816项、省级奖励9320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2019-2023年全国民办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6名(辽宁省第2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58名(辽宁省第2名)。学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拥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技术转化示范机构1个,辽宁省中试基地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中央军委科技委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68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5个国家的4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等项目,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搭建国际化科研平台,先后建立“一带一路”i5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中俄食品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中俄学术联盟、俄乌白合作交流中心、中白机械零件硬化修复和保护创新中心等。适应需求,为学生提供“全外语、小班化、沉浸式”语言强化服务,突出“专业+语言”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打造“留学沈工”品牌,累计接收22个国家的302名外国学生到校学习。获评辽宁省国际化水平评估试点学校。多年来,全校上下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总体的满意率均在85%左右,各项指标满意度明显高出全国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在“武书连2024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入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位列第9名。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实施“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创新突破”发展战略,着力促进质量建设上层次、全力确保学校发展上台阶、全面推动各项管理上水平,为建成最好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第33名/B+
综合实力
第12名/A+
择校顺序
省份第2名/辽宁省
学校类型第12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第7名/理文类
升学率
第23名

A
新生质量
第133名

D+
就业质量
第24名

B+
薪酬
第157名

D
教师水平
第33名

B+
教师绩效
第17名

A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2025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1
金融学
50
C
020310
金融科技
23
C+
040106
学前教育
21
B+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38
B
050308
时尚传播
6
C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7
A+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3
B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24
B
080205
工业设计
26
D+
080207
车辆工程
31
C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26
C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21
B+
080216
新能源汽车工程
8
B+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
A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09
C
080703
通信工程
63
C+
080717
人工智能
69
C
080801
自动化
31
B
080803
机器人工程
20
B+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7
A
080902
软件工程
56
B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69
E-
080907
智能科学与技术
43
E+
08100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6
E+
081006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6
B
081008
智能建造
35
E+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3
B+
081201
测绘工程
15
D
082104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1
C
082105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1
C
082502
环境工程
38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34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0
B
082803
风景园林
9
B+
082901
安全工程
15
D+
083001
生物工程
9
B
090101
农学
2
E+
090102
园艺
3
B
090401
动物医学
2
B
090403
动植物检疫
1
C
090502
园林
18
E+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1
B
120201
工商管理
91
D+
120202
市场营销
165
D
120203
会计学
59
B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69
C
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
3
D
120601
物流管理
89
D+
120902
酒店管理
47
D
130301
表演
44
D
130310
动画
115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23
C
130503
环境设计
58
B
130507
工艺美术
2
A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63
B
0401
教育学类
51
C+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63
B
0802
机械类
9
A+
0806
电气类
14
A
0807
电子信息类
101
C+
0808
自动化类
19
A
0809
计算机类
74
B
0810
土木类
123
D
0811
水利类
6
B
0812
测绘类
14
D+
0821
兵器类
1
C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46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6
C
0828
建筑类
57
C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15
C
0830
生物工程类
13
C+
0901
植物生产类
4
B
0904
动物医学类
2
B
0905
林学类
18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72
D
1202
工商管理类
128
C+
1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5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115
D+
1209
旅游管理类
134
E+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157
E+
1305
设计学类
109
C+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