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创建于1989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2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坐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省会城市——广州。现有两个校区,西校区位于白云区江高镇,北校区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3600多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80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比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4%,双师双能占比39%。聘用了一大批企业、行业技术工程师进行专业的新技术、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先后涌现出一批荣获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学生工作红棉奖、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校坚持“内涵创新、产教融合、国际协作、数智赋能”战略发展路径,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抢抓机遇拓展国际教育,适时推进发展继续教育。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紧贴大湾区产业需求,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高质量、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16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建立起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1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8个校企协同育人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1个IEET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5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两个校区均建有标准化的体育设施。学生宿舍均有热水器、空调、宽带等。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共302间。图书馆面积4.45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达到311万册。学校文化活动中心1100平米,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空间。学科建设硕果累累,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建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和9个校级重点学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应用学科建设体系。为支撑重点学科发展,学校成功获批了6个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白云学院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净菜保鲜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乡村振兴政策研究院、低代码平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基地)和11个校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校共获批20余项广东省、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立项资助资金超过300万元,立项数量与资助金额均处于全省民办高校首位。学校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战略。先后建成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计文波国际时尚设计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2019年,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白云宏大数据产业学院、精雕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卓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建设方案》2020~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2024年,学校与华为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华为ICT学院。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引领战略,积极引进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外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科专业群及课程群、国际化协同育人平台和国际化科研及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的层次、水平、质量、特色和效益。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共同实施国际教育工程,高质量开展交换生、双学士、本硕连读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荣获广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获批广东省党建双创示范高校,入选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获评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近年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生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先后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艺术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方建松工作室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校35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和“敦品励学、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白云精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协同发展和数字化发展之路,围绕“上层次、冲一流”的战略目标和“高标准政治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高水平绩效管理、高强度社会影响”的发展要求,服务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聚焦学科专业特色与集群建设,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应用学科优势突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肯定,曾12年蝉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评定的“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第一名;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获评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在校友会中国各城市群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粤港澳大湾区最好大学(民办)排行榜第一名;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列广东民办高校(理工类)第一名,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成为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中心。2017年以来,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20年,学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1年《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荣获“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荣誉称号;获评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优秀等级。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赞誉学校是“广东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国政协原主席、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赞誉学校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第42名/B+
综合实力
第178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6名/广东省
学校类型第15名/理工
学校参考类第14名/文理类
升学率
第193名

E
新生质量
第172名

E+
就业质量
第171名

E+
薪酬
第11名

A+
教师水平
第121名

D+
教师绩效
第194名

E
历史排名
2025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2025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2
经济统计学
31
E
020109
数字经济
27
C+
020301
金融学
57
C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69
B
030302
社会工作
11
C
040106
学前教育
13
A
040107
小学教育
36
C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35
D
040207
休闲体育
19
C
050101
汉语言文学
49
B
050201
英语
13
A+
050203
德语
19
D
050207
日语
67
D+
050209
朝鲜语
30
E-
050262
商务英语
57
C+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127
E
071102
应用心理学
2
A+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5
C+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76
E+
080207
车辆工程
71
E-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60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59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5
C+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65
B
080703
通信工程
124
E+
08071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23
E
080717
人工智能
51
C+
080801
自动化
92
E+
080803
机器人工程
32
B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A+
080902
软件工程
21
A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25
D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3
B+
080916
虚拟现实技术
23
E+
081001
土木工程
54
B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
18
E+
082801
建筑学
41
C
082802
城乡规划
29
D
082803
风景园林
29
C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6
E+
120103
工程管理
47
C+
120105
工程造价
4
A+
120201
工商管理
13
A
120202
市场营销
12
A+
120203
会计学
18
A
120204
财务管理
134
C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7
A+
120207
审计学
51
C
120601
物流管理
23
B+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7
A
130301
表演
41
D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73
E+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39
C+
130310
动画
72
D
130404
摄影
40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8
A
130503
环境设计
128
C
130504
产品设计
66
C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59
E+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77
C
130509
艺术与科技
27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43
C+
0203
金融学类
113
C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73
B
0303
社会学类
10
C+
0401
教育学类
16
A
0402
体育学类
47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56
B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26
A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00
E-
0711
心理学类
3
A
0802
机械类
79
C+
0806
电气类
69
C+
0807
电子信息类
66
B
0808
自动化类
49
B
0809
计算机类
25
A
0810
土木类
85
C
0816
纺织类
19
E
0828
建筑类
24
B+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6
A
1202
工商管理类
9
A+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34
B+
1208
电子商务类
84
C+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48
B
1304
美术学类
96
E-
1305
设计学类
52
B+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