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华中师范大学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8年创办的中原大学。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的传统,形成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30个教学科研单位,有84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普通本科生19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另有国际学生700余人。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9个。学校教师教育特色不断彰显。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历史学开沅班、物理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7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历史学);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5个,国家教学名师7个,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4个。入选国家级教材基地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全国教材建设奖9项、主编“马工程”重点教材5种。打造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承担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等建设任务。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博学、博爱、博雅”为主题建设“三博”校园文化,90余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品牌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实现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近5万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260多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联系;与70余所高校签署学生交换及学分转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构建和完善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第47名/A
综合实力
省份第5名/湖北省
学校类型师范
学校参考类第1名/教育类
历史排名
2024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2024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png)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暂无数据
专业类排名
2024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101
哲学(一级学科)
27
B
0202
应用经济学
96
C+
0251
金融
94
C
0252
应用统计
29
B+
0301
法学
62
B
0302
政治学
5
A
0303
社会学
26
B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
A+
0351
法律
59
B
0352
社会工作
26
B+
0401
教育学(一级学科)
3
A++
0402
心理学
7
A
0403
体育学
7
A
0451
教育
3
A++
0452
体育
7
A+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18
A
0454
应用心理
6
A+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9
A+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34
B+
0503
新闻传播学
35
B
0551
翻译
32
B+
0552
新闻与传播
30
B+
0602
中国史
13
B+
0603
世界史
13
B+
0701
数学
35
B+
0702
物理学
30
B+
0703
化学
27
B+
0704
天文学
13
E+
0705
地理学
22
B
0710
生物学
83
C+
0713
生态学
71
D
0714
统计学
25
B+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78
D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74
C+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B
0854
电子信息
92
B
0856
材料与化工
237
E
0857
资源与环境
230
E
0860
生物与医药
179
E+
0904
植物保护
19
C
0951
农业
37
B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69
C+
1202
工商管理
96
C+
1204
公共管理
18
A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6
B+
1253
会计
95
C+
1254
旅游管理
42
C+
1255
图书情报
5
A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16
B+
1304
美术学
29
B
1305
设计学
59
C+
1351
艺术
54
B+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4
年份
取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