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滇西大全校占地1372.28亩、总建筑面积572072.19平方米,其中,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学校总部占地588.14亩(南校区328.95亩、西校区179.6亩,北校区79.59亩),普洱茶学院198.68亩、傣医药学院156.62亩、珠宝学院508.44亩。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办学构架,兼具特色学院加直属学院、合作办学学院和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4种办学类型巩固拓展,办学已实现滇西片区全覆盖。专业设置凸显“应用”导向,从2017年的6个本科专业招收480名学生起步,目前在籍在校学生总人数2.3万人。目前共有本科专业46个、专升本专业18个、专科专业24个,涵盖工、法、理、教育、农、医、管理、艺术等8大学科门类。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滇西大排名582,其中,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排名12,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排名26。目前,滇西大共有11个直属学院(教学部)、3个特色学院、3个合作办学学院(校区)、3个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直属学院(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科技学院、数字商务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测绘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特色学院: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合作办学学院(校区):怒江学院、迪庆学院、腾冲校区。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丽江师范学院、临沧现代职业教育中心、大理州财贸学校。滇西大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及省属重点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暨南大学、保定学院、福州大学、广州财经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部属高校挂职干部人才、银龄教师等广泛参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多渠道补充人员队伍力量,注重调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实现从无到有、高起点、高速度发展。部省属高校组团借力借脑式对口帮扶派出挂职干部人才到学校指导工作,引领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聘请银龄教师、特聘教师深入一线教研,通过“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引进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应用型研究人才29人,14名青年教师通过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全校教职工从筹建初期的4人增加到1288人(含事业编、非事业编、银龄教师、劳务派遣教职工),博士从1人增加到9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从2人增加到283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的飞跃。面向未来,滇西大将在“守正出新笃行致远”校训的激励下,坚持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按照“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第811名/E-
综合实力
第812名/E-
择校顺序
省份第22名/云南省
学校类型第185名/综合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第789名

E-
新生质量
第783名

E-
就业质量
第795名

E-
薪酬
第773名

E-
教师水平
第806名

E-
教师绩效
第812名

E-
论文质量
第807名

E-
历史排名
2024
滑动查看更多历史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
2024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第
名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94
E-
040106
学前教育
246
E
040206
运动康复
82
E-
040207
休闲体育
76
E-
070302
应用化学
394
E-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235
E-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107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234
E-
080410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12
E
080604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40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9
E-
080902
软件工程
444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95
E-
081001
土木工程
354
E-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33
E-
081201
测绘工程
121
E-
081205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17
E
0813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40
E-
081405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4
D+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53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218
E-
082710
食品营养与健康
39
D
082802
城乡规划
161
E
082803
风景园林
146
E-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27
E-
090107
茶学
31
E-
090109
应用生物科学
21
E-
090112
智慧农业
41
E
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
51
E-
100508
傣医学
2
E+
100801
中药学
97
E-
100802
中药资源与开发
37
E-
101005
康复治疗学
107
E+
101101
护理学
169
E
120202
市场营销
312
D
120203
会计学
451
E-
120204
财务管理
441
E-
120212
体育经济与管理
28
E-
120410
健康服务与管理
65
E+
120601
物流管理
248
E+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13
B
120902
酒店管理
93
D+
130208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62
E
130504
产品设计
271
E
130507
工艺美术
58
E+
130513
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
5
E
专业类排名
2024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322
E-
0401
教育学类
351
E-
0402
体育学类
389
E
0703
化学类
497
E-
0802
机械类
457
E-
0804
材料类
464
E-
0806
电气类
429
E-
0809
计算机类
649
E-
0810
土木类
315
E+
0812
测绘类
93
D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434
E-
0814
地质类
81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03
D+
0828
建筑类
221
D
0901
植物生产类
115
D
0902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62
E
1005
中医学类
68
E-
1008
中药学类
110
E
1010
医学技术类
171
E
1011
护理学类
152
E+
1202
工商管理类
593
E+
1204
公共管理类
480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26
D+
1208
电子商务类
190
D+
1209
旅游管理类
296
D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396
E
1305
设计学类
526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年份
取消
2025
2024